所謂拉肚子,在醫(yī)學上稱呼為“腹瀉”,是一種常見癥狀,排便次數增加,會明顯多于平時上廁所的次數,糞便稀薄,水分增加,拉肚子的時候常常會有排便急迫感、肛門不適、失禁等癥狀。腹瀉又可以分為急性腹瀉和慢性腹瀉。
急性腹瀉可能是被病毒、細菌或者寄生蟲感染腸道而引起的;有些食物也會引起腹瀉,比如吃了沒有煮熟的扁豆、河豚中毒等;瀉藥、膽堿能藥物等藥物也會引起腹瀉;其他疾病也可能引發(fā)腹瀉,比如食物過敏。
慢性腹瀉可能是由多種疾病引起的,比如腸道感染性疾病、腸道非感染性炎癥、腫瘤、小腸吸收不良、腸動力疾病、胃部和肝膽胰疾病或其他疾病。
急性腹瀉起病急,生病時間在兩至三周之內,可以分為水樣瀉和痢疾樣泄,水樣瀉腹痛較輕,痢疾樣泄是腹部絞痛。慢性腹瀉每日排便大概在三次以上,糞便稀不成形,生病時間會持續(xù)兩個月以上。
平時在飲食上也需要多加注意,特別是對于小孩子的飲食,小孩子的消化系統(tǒng)不如成年人來的發(fā)達,消化功能也還不夠完善,當飲食不當是就非常容易導致小孩子腹瀉,這種情況十分危險,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出現脫水狀況。為避免腹部受涼而腹瀉,大家平時也要保暖御寒,防止腹部受寒。
口服補液鹽Ⅲ的適應癥為治療腹瀉引起的輕、中度脫水。除了可以用藥物輔助治療,平時也要多喝水,鍛煉身體也同樣重要。
【溫馨提示】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一切診斷和治療請遵從醫(yī)生的指導。
● 如果您有任何疑問,請聯系我們。
● 如需咨詢藥物,請點擊【服務指南】,了解相關信息。
藥品信息服務證: (粵)一非經營性一2018—0148
@2013~2025 廣州市康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