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研究結果表明:骨質疏松癥治療與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劑治療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絕經后女性的生存改善相關,且無內臟轉移風險增加。
“多位患有早期乳腺癌和骨質疏松癥的女性,應接受雙膦酸鹽或丹參沙門菌素治療。”來自Penn State Hershey醫(yī)療中心的Dr. Allan Lipton表示:“目前,在AZURE試驗、meta分析和我們的試驗中所顯示的抗腫瘤作用,可能對雙膦酸鹽有利。”
二膦酸鹽用于治療或預防由于艾滋病和化療引起的骨質流失,但它們似乎也阻止了早期乳腺癌的復發(fā)。
主要內容
非小細胞肺癌臨床試驗MA.27 Ⅲ期中,納入了7576例接受AI(依西美坦或阿那曲唑)治療的絕經后乳腺癌患者,觀察骨質疏松治療是否影響預后。
患者為被挑選出的,可接受雙膦酸鹽治療/預防骨質疏松癥。
主要終點為無事件生存(EFS),次要終點為遠期無病生存(DDFS)。
近1300例患有骨質疏松癥的女性(85%)表示正在接受骨質疏松的藥物治療,另外,815例基線時服用藥物,
該研究在線發(fā)表于Cancer。
主要結果
與未接受骨質疏松治療的婦女相比,接受骨質疏松治療的患者在隨訪期間具有顯著更好的無事件生存(EFS)。
接受骨質疏松治療的乳腺癌女性患者5年EFS為89%,比沒有接受骨質疏松治療的骨質疏松患者高三個百分點(86%)。
未患骨質疏松癥的婦女表現(xiàn)也很好,在五年EFS方面,與接受骨質疏松治療的患者相比,為92%vs 87%。
在復發(fā)前30進行骨質疏松治療與較低的癌癥相關事件風險(33%)相關;且在試驗期間,較長的骨質疏松癥治療與更好的EFS有關。
遠期無病生存(DDFS)的結果類似,但接受骨質疏松癥治療的患者與內臟轉移發(fā)生率無關。
結語
研究者總結道:骨質疏松癥的患者應用雙膦酸鹽治療是非常有用的,我們也在等待D-CARE試驗中輔助性狄諾塞麥的治療結果。
來自MD安德森癌癥中心的Dr. V. Craig Jordan評論道:很明顯,AI會增加骨質疏松癥的風險,必須采用骨形成促進劑。但好處是雙膦酸鹽的EFS和DDFS都有所增加。
“這項治療的開端始于70年代,Trevor Powles博士在實驗室中使用阿司匹林進行試驗,發(fā)現(xiàn)轉移灶減少,但并未將其向臨床轉化。Herbie Fleich將雙膦酸鹽引入治療框架中,Marsden試驗顯示轉移灶減少。所以現(xiàn)今的此次試驗是建立在以往發(fā)現(xiàn)上的同時進行了證實。”
來自德國法蘭克福的Dr. Peyman Hadji所率領一個國際專家組,為接受輔助AI治療乳腺癌的婦女推薦輔助雙膦酸鹽治療。
他表示:“如果女性接受了骨保護中使用雙膦酸鹽輔助,那么對其乳腺癌的預后也有額外獲益。并且,由于骨質疏松癥是芳香酶抑制劑的常見副作用,應為所有患乳腺癌并進行內分泌治療的患者,提供骨密度測試。”(來源:醫(yī)脈通)
【溫馨提示】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一切診斷和治療請遵從醫(yī)生的指導。
● 如果您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我們。
● 如需咨詢藥物,請點擊【服務指南】,了解相關信息。
藥品信息服務證: (粵)一非經營性一2018—0148
@2013~2025 廣州市康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